云南學前教育學校有哪些?云南學前教育學校有: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楊林校區(qū)、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德宏師范高等???a href="http://m.gofinercd.com/school/" target="_blank">學校、文山州民族幼兒師范職業(yè)技術學校、保山幼師技工學校、楚雄民族幼師中等專業(yè)學校、云南現代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等學前教育學校。
一、云南學前教育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前教育學校名稱 | 學前教育學校地址 |
1 |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楊林校區(qū) | 昆明市嵩明職教基地文林路 |
2 |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 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學府路2號 |
3 |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鎮(zhèn)仙池路14號 |
4 | 文山州民族幼兒師范職業(yè)技術學校 | 臥龍街道職教園區(qū) |
5 | 保山幼師技工學校 |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龍泉路上段易羅池小區(qū)286號 |
6 | 楚雄民族幼師中等專業(yè)學校 | 楚雄市鹿城鎮(zhèn)楚雄州職業(yè)教育園區(qū) |
7 | 云南現代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 | 云南楚雄市東南新區(qū)職教園區(qū) |
1、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簡介
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公辦??茖W校,創(chuàng)建于1978年,1984年成立臨滄教育學院,2006年成立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省管為主”的管理體制,是臨滄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茖W校,學校代碼為14092。
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所在地臨滄市中心,與市政府毗鄰,地處云南省滇西核心地帶,東北與普洱市相鄰,西北部與保山市、大理州接壤,西南與緬甸交界,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xiāng)、亞洲獨具特色的水電基地、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業(yè)生產基地、中國佤文化薈萃之地、中國建設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前沿陣地。臨滄是一座水資源豐富的城市,是一座綠色生態(tài)之城,是一座茶城,被譽為“天下茶倉”。
2010年成立云南民族大學全日制本科辦學點,與云南民族大學聯合招收本科學生。2002年,學校被批準為云南省重點建設的“華文教育基地”,并具有招收境外華僑華人學生資格。
同時學校還是“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點研究合作基地”、“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基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云南省出國留學預備學院臨滄校區(qū)”、“云南省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項目教師培訓基地”、“云南省第186職業(yè)技能鑒定中心”、“云南省普通話校園語言示范學校”、“臨滄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臨滄市體育項目裁判員培訓基地”等,是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為主,兼融高等職業(yè)教育、繼續(xù)高等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和留學生教育、行業(yè)技能人才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公辦??茖W校。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專業(yè)設置及教學設施
學?,F有各類專業(yè)46個,覆蓋人文、社會、理學、農學、管理學、工學等6個學科門類;占地面積1084畝;總建筑面積26.156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432萬元;有館藏圖書63.1萬冊,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多媒體語音室、電教演播廳、音像資料室、電子閱覽室、琴房、畫室、種植實驗室、模擬實驗室、茶藝茶道實驗室等設施齊全;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107個,校外實訓基地126個,附屬實驗小學1所、二星級酒店1個。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師資力量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圃诩谛W生5967人,2010年成立云南民族大學全日制本科辦學點,與云南民族大學聯合招收本科學生,截止目前全校共有本科在校學生608人。學?,F有專任教師362人,副高級以上專任教師122人,其中教授21人,國內外知名院校兼職教授128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56人(博士8人、在讀博士21人),占專任教師的70.72。有36個省級質量工程項目,30余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主持并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國家專利5項;學校有來自全國16個省區(qū)、全省16州市的莘莘學子以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的留學生在這所邊城高校愉快的學習與生活。
云南省省級質量工程中,有省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團隊、省級重點專業(yè)、省級特色專業(yè)、省級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等省級資料工程36個。另外,教師中有云南省二級教授、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師、云南省教育功勛獎,云南省青年科技標兵、云嶺巾幗建功教育十杰、云南省優(yōu)秀社科專家、云南省級優(yōu)秀教師、云南省“三八紅旗手”、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等榮譽稱號,還有享受省突出貢獻專家津貼、云南省政府津貼專家教授。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就業(yè)質量
35年來,學校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聯合辦學,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后開辦46個專業(yè),共為臨滄及全省培養(yǎng)大專畢業(yè)生14960人,畢業(yè)生占臨滄市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數的60%,全市45%的科局級干部、75%以上中小學校長、85%以上中小學教師畢業(yè)于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交流合作
多次參與當地黨委、政府大型外事活動承擔英語、緬語翻譯;與當地政府聯合舉辦了“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開展了佤族傳統民間文化、南美鄉(xiāng)拉祜族民間傳統文化、孟定芒團構皮手工造紙、臨翔區(qū)碗窯村民間傳統土窯等傳統文化、傳統工藝項目的研究、保護、傳承和開發(fā)。
學校充分利用區(qū)位優(yōu)勢、民族文化優(yōu)勢和教育教學優(yōu)勢,積極開拓國際教育市場,加快開放辦學步伐。2009年4月,在原有“云南省華文教育基地”基礎上,成立了“云南出國留學預備學院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校區(qū)”;與印度泰戈爾大學(建立漢語文化交流中心)、加爾各答大學、新德里阿毗吉管理學院、HNB加瓦大學VJR學院,泰國皇家?guī)煼秾W院、美國康涅狄格州教育學會、韓國東國大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拓展了學校對外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交流渠道;與加拿大、俄羅斯、美國、新加坡、文萊、斯里蘭卡、緬甸等國建立了教學科研合作關系,對外合作交流日趨活躍。
2012年,學校與韓國東國大學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開通韓國東國大學專升本留學直通車,無需升學考試,通過半年的韓國語言學習合格者即可攻讀本科,即實行“2.5+2.5”的專升本雙學歷模式,學生前2.5年在臨滄師專完成??普n程后,可申請留學韓國東國大學,符合條件者,可錄取到韓國東國大學,在該校慶州校區(qū)攻讀本科2.5年(半年韓語課程+兩年本科課程),取得相應學分后,頒發(fā)臨滄師專??飘厴I(yè)證書和韓國東國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學校還與泰國白柳皇家?guī)煼洞髮W、博樂大學開通專升本直通車。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辦學特色
我校以“立德樹人”作為校訓,注重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和機關服務作風建設,注重學科培育和專業(yè)群建設,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和課程體系、加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改革和教學內容整合,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yè)競爭能力。學生畢業(yè)時可獲得畢業(yè)證、教師資格證、職業(yè)技能證“三證書”。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大力引進高職稱、高學歷的優(yōu)秀專家學者和教師。
通過多年艱苦努力使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處于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大大增強,在公務員考試、事業(yè)單位招考、特崗考試、村官考試等上崗考試中取得突出成績,多次受到各級政府表彰,贏得了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贊譽。學校從1999年起面向全省招生,2009年開始向省外招生,2013年招生范圍除云南省外,還有河北、安徽、福建、山西、甘肅、湖北、廣東、重慶、四川、河南、湖南、貴州、廣西13個省市區(qū)。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校發(fā)展
在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勵精圖治,始終把立足臨滄、服務云南、面向全國、拓展周邊國家,為云南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前教育以及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高技能人才支撐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努力將學校建成以專業(yè)和專業(yè)群建設及學科培育為龍頭,師資人才教育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教育培養(yǎng)為兩翼,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和對外合作辦學與交流、及服務區(qū)域特色行業(yè)產業(yè)為助推的公辦綜合性普通高校。
2、楚雄民族幼師中等專業(yè)學校
云南省楚雄民族中等專業(yè)學校是由原楚雄財校(創(chuàng)建于1978年)、楚雄糧校(創(chuàng)建于1979年)和楚雄民族中專(創(chuàng)建于1985年)三校及州職教中心一部分,經過97年和2000年兩次合并組建而成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yè)學校,隸屬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務委員會。2000年8-9月,在州委、州政府及州教育局、州民委的全力支持下,學校申報國家級重點中專獲得成功。
楚雄民族幼師中等專業(yè)學校所獲榮譽
2001年3月被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一舉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兩所國家級重點民族中專之一和云南省唯一一所國家級重點民族中專。楚雄民族中等專業(yè)學校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學校坐落于楚雄市北浦路中段,校舍建筑52390.68平方米,體育用地28620平方米。有400米和250米跑道的運動場兩塊。近年來,學校被國家民委和省人民政府聯合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省民委、省體委聯合授予“民族傳統體育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